5月7日,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6月交割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123.52美元,隨後又飆到130美元,光是這半年,油價的價格較年初已上漲超過30%。尤其進入5月份以來,原油期貨價格從5月2日的112美元一直保持強勁的上漲勢頭,兩週之內上漲了約16%。
到底油價出了什麼問題,美國國會再度提出『神秘報告』的話題,代表美國國會即將出手,利用『美國優勢』,干預國際油品市場,尤其要打擊投機客的炒作。
※『投機清單』出爐花旗、高盛被指為作手?
希拉蕊‧柯林頓在今年四月28日在北卡羅來納州發表政見時,再度提到兩年前的『神秘報告』--這份報告是2006年6月27日由美國參議院常務調查委員會(U.S. Senate Permanent Subcommittee on Investigations)發表的,名稱是《市場投機在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上漲中的角色》(《THE ROLE OF MARKET SPECULATION IN RISING OIL AND GAS PRICES》)。這份報告中指出,除了供需的問題外,投機因素是推升油價的另一項重要因素,這個投機因素的影響有多大呢?希拉蕊表示,報告中說到「至少使得原油市場每桶貴了20美元」。而希拉蕊當天還特別強調,這份報告發佈時,原油價格才約每桶70美元。
報告指稱,「根據研究調查指出,投機行為促使了石油產品價格上漲;而投機行為來自於大型金融機構,是造成石油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那這些大型金融機構是誰?報告中指出,在能源期貨投機市場中積極活躍的金融機構有:花旗集團(Citigroup)、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摩根大通(J.P. Morgan),以及多家對沖投資機構;根據實際營收表現,2004年至2005年間,光是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兩家公司分別在石油交易中獲得淨收益26億美元和15億美元。
※淨出口國越來越少
這份報告的完整內容並未能取得,僅能就美國國會議員及相關人士拼湊其內容,但是還是有許多油價分析師認為,將石油價格飆漲歸於投機行為的理由過於牽強。
油價分析師的觀點是,因為單純的投機行為真的能夠讓如此大型的油品市場保持長期的高價位,實在令人質疑,基本面還是相當重要的因素,如果真是有大規模囤貨行為,成本與風險都很大。但是這個大規模的囤貨行為如果是一個國家,而且是用量高的國家,這個成本與風險似乎都不是問題。
如果我們從國際市場供需的結構來看,2008年的國際油品需求的確有減緩的趨勢,但是卻出現油價大幅揚升的情況,這的確是令人費疑猜的地方。美國能源情報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五月發布的最新報告預計,2008年第二季度美國每天石油消耗量將比去年同期減少17萬桶,全年平均每天比去年少消耗19萬桶。但是亞太地區和中國需求的增長,卻填補了美國減少的數量。儘管如此,也應該是維持緩漲格局,不應該是現在這個樣子。
認為漲價有理的國際油品公司認為,2008年的國際油品市場的整體供給量的確有減少的現象,例如2008年三月,越南成為石油的淨進口國,屬於OPEC組織會員國的印尼,當日產量約100萬桶,也在五月宣佈成為石油的淨進口國。另外,目前第二大的單個產油國俄羅斯也出現了產量下降的問題,2008年4月該國原油產量下降了1%,出口量減少5.7%,俄羅斯的石油產能已達極限的題材,的確提供了投機者一個很好的炒作理由。
雖然市場現況如此,『神秘報告』指出:從市場上發現,石油價格與庫存以不合乎正常(過去的平均現象)的正相關比例方式增長,顯示有明顯囤貨投機行為。美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會議員指出,該報告未公佈的原因之一是,包括美國也是庫存量相當高的國家,另外油國組織的操作也是相當明顯的,因為牽涉的利益龐大,國會是否被綁架令人懷疑。
不過油價過高的話,會衝擊到美國的經濟,因此國會會在適當時機要求政府釋出戰略儲油到市場上,讓投機客的行為有所收斂,並且不排除對於產油國家發動制裁行動。
※國際油價逼近高峰 即將回檔
美國政府已經受到龐大的壓力,現在的經濟成長率都被通貨膨脹率吃光,甚至還出現實質成長率為負的情況,美國政府是必要對產油國進行施壓,並且揪出投機客,來平抑油價。但這還不是最根本,美國政府也應該引導中國與印度的投資全額回流,並不是一味要求其幣值升值(升值會使其對外購油成本下降),而是逼迫其利率調升,以達到經濟降溫的動作。
根據市場觀察,國際油價每桶在150美元應該會是極限,因為這樣的價格已經可以支撐太陽能產業的發展,也會迫使全球啟動封閉的核能電廠,並且造成全球經濟的崩落,人民會走向街頭抗議高漲的油價,並且引發新的種族衝突(仇恨阿拉伯人),使得油價不再只是經濟問題。因此,台灣已經凍漲到這個時候,有必要在油價即將回檔之際大幅調升國內油價嗎?新政府真的要三思。
(這句是什麼鬼話呀!)
台灣的電力政策在八年來是繳白卷的,也因此在國際油價衝高之際,毫無應變還手的能力,所以經濟部及所屬的台電、中油公司的經營高層是有檢討的空間,面對日趨複雜的國際能源問題,新政府應該推動能源署的成立,研議相關能源投資與開發,以及國內節能措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